50%!特朗普以“进口俄石油”为由翻倍上调印度关税
1604698分| 4557604人| 7485662Mb
安全下载 普通下载
360手机助手官方下载,安全高速
已安装
《一次痴缠照片无修正》
《一次痴缠照片无修正》,

  中新网8月7日电(记者 张乃月)当地时间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以印度“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印度输美产品征收额外的25%关税。

  此前,美国已对印度商品征收25%关税,这项新措施将使相关税率进一步上升至50%。外媒评论称,美印关系正陷入近年来最严重的对峙,双方就贸易问题的磋商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未能达成协议也为此次加征关税埋下伏笔。

  资料图:美元。

  25%+25%

  据白宫官网,特朗普6日签署的行政令显示,美国对印度最新的关税措施将在21天后实施。

  给出的理由则是:俄罗斯方面的行为和政策继续对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构成“异常且巨大的威胁”,为应对相关紧急状态,有必要“对直接或间接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印度征收额外从价关税”。

  印度外交部迅速回应,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等行为“不公平、不公正且不合理”,并宣布将采取一切必要行动维护国家利益。

  早在7月31日,特朗普已在行政令中宣布将从8月7日开始对印度征收25%的关税。

  两次关税叠加,印度输美商品的关税税率将达到50%。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与印度的商品贸易总额约为1292亿美元。美国对印度的商品贸易逆差为457亿美元,比2023年增加5.4%。

  还是因为俄罗斯?

  今年4月初,美国政府宣布所谓“对等关税”后,一度宣称有望迅速和印度达成贸易协议,但在后续磋商中,双方在农产品问题等方面分歧难解,贸易谈判推进缓慢。

  特朗普多次表示,印度关税太高、非关税壁垒繁杂,美国与印度间的贸易逆差巨大。最近,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一事也成了他“敲打”的重点。

  特朗普认为,印度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为俄罗斯战争机器提供燃料”。印度还在公开市场上出售其中大部分石油获取巨额利润,所以要“大幅”提高对印度输美商品的关税。

  对此,印度方面强调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本国利益。购买俄罗斯石油是为了让印度消费者用上可预测且能负担得起的能源。在最新的声明中,印度也强调,进口俄罗斯石油基于市场因素,是为了确保印度的能源安全。

  美印关系新挑战

  《华尔街日报》称,短短几个月里,特朗普就从称赞印度是美国主要战略伙伴,到表示不在乎印度经济是否崩溃。

  特朗普一度称印度为“死亡经济体”。对此,印度总理莫迪隔空回应,呼吁民众购买本土产品,印度“将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路透社称,近年来,多届美国政府都在精心发展与印度的关系,但随着美印围绕俄罗斯石油与关税问题龃龉不断,分析师认为,特朗普最近的行动可能会使两国关系来到1998年美国因核试验对印度实施制裁以来“最糟糕的阶段”。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阿什利·泰利斯认为,印度现在陷入了一个“陷阱”——由于特朗普施压,印度将减少从俄罗斯购买的石油,但又不能公开承认这样做,否则“看起来像是在向特朗普的勒索投降”。

  “我们可能会陷入一场不必要的危机,这场危机将破坏与印度25年来之不易的成果。”他说。

【编辑:付子豪】
下载
应用介绍
应用详情:《一次痴缠照片无修正》  同日,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也升级枯水红色预警。当时的数据显示,9月22日江西省全省持续重度及以上气象干旱,其中有95%的县(市、区)达到特重气象干旱。...
应用详情:  中新社记者:在最高法院的建筑简介中,为何孔子是作为立法先贤(lawgiver),而不是中文语境中的圣贤或教育家的身份出现?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变异病毒株不断出现,虽然传染性更强,但在疫苗和自然免疫力普遍增强的情况下,重症和病死率明显降低。目前,更多的注意力转向新冠长期症状,也就是俗称的“长新冠”。但由于缺乏长期数据研究,“长新冠”研究仍然没有科学的定论。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不久前开展全香港首个“长新冠”调查,试图拆解其中的谜团。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记者丘倩怡就此采访港中大医学院院长、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陈家亮,了解最新进展。。

-----主要功能------
  近些年,中国非常重视科技发展和人才选拔,但在于渌看来,有的方面就做得有些过头。比如,有些地方政府或者单位提供各种各样的条件互相挖人,变成了一种恶性竞争。而学术水平的衡量,往往依靠各种各样的“帽子”,年轻一点的看“杰青”“长江学者”等称号,年纪更大一点的,就是“院士”。  当我们想象太阳,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一个黄色的耀眼球体。实际上,太阳的“面貌”要丰富得多,它会释放所有波长的光。除了可以被人眼看见的可见光,还有波长更短的伽马射线、X射线、紫外线,以及波长更长的红外线、射电波等。~

------创新亮点----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变异病毒株不断出现,虽然传染性更强,但在疫苗和自然免疫力普遍增强的情况下,重症和病死率明显降低。目前,更多的注意力转向新冠长期症状,也就是俗称的“长新冠”。但由于缺乏长期数据研究,“长新冠”研究仍然没有科学的定论。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不久前开展全香港首个“长新冠”调查,试图拆解其中的谜团。深圳卫视直新闻驻港记者丘倩怡就此采访港中大医学院院长、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陈家亮,了解最新进展。~


《一次痴缠照片无修正》  香港中文大学今年7月宣布展开香港首个“长新冠”大型研究,希望在3个月时间内接触一万名及以上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的香港市民,通过问卷调查新冠康复者出现后遗症的情况。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陈家亮告诉深圳卫视驻港记者丘倩怡,他的团队此前做的前期研究已经发现“长新冠”问题在香港市民里普遍存在,但仍然需要大型研究才有足够数据告诉广大市民,究竟“长新冠”在香港地区乃至亚太地区的问题有多严重。

版本:5.1.7

更新时间:2025-08-07 14:41:51

开发者:床上的破晓诱惑原版有限公司
权限信息:权限详情 隐私政策:隐私详情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